按我国现行的标准,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定义为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高达41.3%,也就是说大约为 4.35亿人。
血压超标后,身体可能有这4种表现,要警惕
1、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多数可自行缓解,但在过度劳累或紧张时会加重。
2、较严重时有视力模糊、鼻出血。
3、短暂性脑缺血或者过度降压时,会出现严重的头晕、眩晕,一般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或心功能减退的患者身上发生。
4、其他器官受累时,会有胸闷、气短、多尿、心绞痛等症状。
不想血压升高,生活中牢记"3不"
1:不熬夜
人在熬夜时,压力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它们会导致血管痉挛、收缩,使血压升高。
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是睡眠充足人群的1倍左右。
2:不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心脏与肾上腺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研究发现,吸一支烟,就能使收缩压升高10~30mmHg,若长期大量吸烟,会使小动脉持续收缩、小动脉壁平滑肌变性、血管内膜变厚,形成小动脉硬化;
吸烟还会导致脂代谢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3:不要压力大
人在紧张焦虑、压力过大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加速、外周阻力增加,最终升高血压。
而人在心情愉悦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心率会减慢,心肌收缩力会减弱,血管紧张度也会降低,血压也会降低。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减少情绪波动。
血压高的人,谨记:少吃"2黄2白",多做3事,血压降头不晕
少吃"2黄"
第1黄:烘焙食物
蛋糕、小饼干等烘焙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进入体内易引起肥胖、高血糖等症,使血管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压的稳定。
还会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的形成,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2黄: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也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不利于血脂、体重的控制,也会影响到血压的稳定。
少吃"2白"
第1白:盐
我国人均盐分摄入量高达7g~20g,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盐分摄入不超过6g,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g。
因为高盐饮食,会使大量的钠离子在体内堆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血管腔狭窄,升高血压。
再加上血容量升高、心肾压力增加,会使钠的排泄更加困难,使血压更高。
第2白:酒
酒精对升高血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酒精会刺激血管舒张,使血压降低,但一段时间后,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重新收缩,升高血压。
酒精会使儿茶酚胺、皮质激素的水平升高;并升高血管外周压力、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镁离子的排泄,刺激血管痉挛,最终升高血压。
多做3事
第1事:补充菊色素
菊色素被称为天然的"阿司匹林"。
研究表现,菊色素成分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平稳血压,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菊色素摄入越多,高血压发作风险越低。
生活中,念露菊、白茶、黄茶的菊色素含量较为丰富,其中,念露菊的菊色素含量是其他茶类的6-8倍。
对于血压高的人,每天温水泡服3-5朵,即可满足身体当日需求。
第2事:不久坐
久坐会减缓新陈代谢速度,诱发肥胖;还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沉淀,减弱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使血压升高。
建议,工作时每坐1个小时,就起来活动5分钟。
除此之外,要坚持一项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4~6次,每次在不感到疲劳的前提下微微出汗。
第3事:测血压
▪ 无高血压,且无危险因素,每半年测一次,早晨6~10点测量。
▪ 无高血压,但有遗传基因或高危因素,每一个月测一次,6~10点测量。
▪ 初始高血压,每天测2~3次,尽量在血压高峰时间段测量。
▪ 长期高血压,且血压平稳,每周测1~2次;血压不平稳,则每天测1~3次。
降压小妙招:
▪ 叩耳:耳朵上的穴位与五脏六腑相对应,早起叩耳3次,对健康有利。
▪ 梳头:经常梳头,通过按摩头顶部的"百会穴",健脑提神、防治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