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血压在140/90 mmHg的人群,平均寿命要减少4年;血压在140/100 mmHg的人群,平均寿命要减少7年;血压在180/110 mmHg的人群,平均寿命要减少17年;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所以,要想获得健康,我们应该积极控制血压。
想要控制好血压,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以下几个最基础的常识:
1、什么是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心脏相当于水泵,血液相当于水,血管相当于水管。那么,水泵启动时,水的压力就会加在水管和水泵上,这就水压;同理,心脏收缩时,血液的压力就会加在血管和心脏上,这就是血压。
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舒张时血压降低,同时,血压还随着血管总容积的增大降低、减小而升高,这与血管弹性、动脉硬化等有密切关系。
2、血压的形成
血液在循环系统内充盈及心脏收缩产生射血时,由于循环系统外周阻力的产生以及主动脉与大动脉的弹性储器的作用而形成血压。
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心脏收缩期间,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期间,动脉血压降低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有了稳定的血压才能维持身体正常生命状态。
3、血压的生理功能
心脏收缩时,含有营养成分和氧气的新鲜血液被挤压到动脉内,并沿着血管向前流动,舒张时,血管回力使血液继续流动。只要血压存在,就能迫使血液流向毛细血管,把营养成分和氧气带给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机体正常生命状态就是在一定水平的血压维持的。
4、正常人的血压
血压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儿童、老人、成人都不一样,这里指的是成人血压。正常血压为<120/80mmHg。且值得注意的是,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与动脉硬化有明确关系。
其次,正确认识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的症状、监测方式、方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等。
针对高血压病的表现的特点,从规范饮食出发,指出人们平时常说的降压误区,对高血压病的特殊人群制订各种调养方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合理的建议及对健康人群预防作具体的科学指导。
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生活保健、心理摄调、科学用药、中医辅助治疗等手段,来控制血压,达到真正健康的目的。
关爱自己,从降压开始,降压并不难,寻根是关键。下一节,本人将逐一给大家详细介绍简单降血压方法。
想了解更多相关健康信息,请评论,请留言,请关注立强健康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