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总数的5~10%,在18~40岁人群中占接近30%。推荐对3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病因筛查。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进行高血压病因评估
- 以往血压读数稳定者突然大幅升高(急进型高血压)
- 青春期前发病的高血压
- 30岁以下、非肥胖的、无高血压家族史
- 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20mmHg)
- 顽固性高血压:联用三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利尿剂)仍不能控制血压
在考虑器质性疾病前,应先评估患者有无服用升高血压的药物。
- 抗菌药:酮康唑
- 消炎药:COX-2抑制剂,NSAIDs
- 化疗药:VEGF抑制剂、烷化剂、贝伐单抗、顺铂、紫杉醇、索拉非尼、舒尼替尼
- 草药:麻黄
-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西罗莫司、他库莫司
- 精神科用药:丁螺环酮、卡马西平、氯氮平、锂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
- 性激素、口服避孕药;雄激素
- 糖皮质激素(库欣综合征):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
- 拟交感神经药:减充血剂、减肥药
排除药物源性的高血压后,再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推测继发高血压诱因,进行相应的诊断性检查。
常见原因
-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占到恶性高血压的10~45%。多见于冠状动脉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严重肾动脉狭窄。年轻患者尤其年轻女性中,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高血压也较多见。
- 肾脏疾病:高血压是老年患者肾衰竭的重要诱因,肾功能不全也会引起高血压。肾实质疾病是青少年高血压的最常见原因,包括肾小球肾炎、先天性病变和反流性肾病,需要通过肾超声检查确诊。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异常增多,由肾上腺瘤、单/双侧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皮质癌导致。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5%,是药物治疗抵抗性高血压的最常见原因。筛查方式为患者晨起2小时后在直立位测定血浆醛固酮和肾素,计算两者的比值。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常见于肥胖、打鼾的中年男性。最显著的症状是睡眠呼吸暂停,一夜可发作数百次。头疼、乏力、日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高血压、心律失常也很常见。OSA患者对降压药物无反应。由于失去血压的昼夜节律性,患者需要接受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捕捉夜间血压升高的情况。
其他原因
- 嗜铬细胞瘤:如患者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应怀疑嗜铬细胞瘤,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心悸、出汗三联征。测定24小时尿液中或血浆游离的3-甲氧基肾上腺素,若结果异常需要进行CT检查。
- 主动脉狭窄:是儿童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男性多见。主动脉狭窄引起的血压升高多无症状,故不易被发现。特征性变现为上肢高血压,股动脉脉搏延迟、减弱甚至缺失,下肢低血压或血压测不到。儿童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即可诊断,成人推荐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
- 甲状腺疾病:甲减时舒张压升高,甲亢时收缩压升高。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