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
有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亿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说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2个高血压患者,并且呈现着逐渐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收缩压与舒张压长期超过135/85mmHg,就可对人体带来伤害。
血压高的人,身体可能有这4个信号,千万不要忽视
信号1:肢体麻木
血压的上下波动会引起肢体麻木。
因为在血压升高、或出现波动时,全身的小动脉会痉挛,血管的舒缩能力会紊乱,导致肢体供血不足,引起麻木。
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这一症状表现会更加明显。
信号2:眩晕这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是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头部供血不足、或者血压过大的波动导致的,一般在患者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发作。
反复的高血压会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冲击脑组织,也会引起头晕。
信号3:耳鸣
耳朵经常嗡嗡响,要警惕是高血压。
这种声音就像水车来回转一样,持续声音较长,这是高血压引起的内耳动脉硬化、痉挛、供血不足影响听觉神经的结果。
信号4:失眠
血压持续升高会引起失眠。
血压持续升高时,大脑皮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患者有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等症。
再加上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跃性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也会导致入睡困难。
血压高的人,注意饮食十分重要,牢记"少吃2白,少喝2水"
"少吃2白"
第1白:盐
我国人均盐分摄入量高达7g~20g,而预防高血压,每日盐分摄入应不超过6g。
因为盐摄入过多,易引起水钠潴留,使血管平滑肌肿胀、血管腔狭窄,使血容量升高,增加钠离子的排泄困难,使血压升高。
第2白:肉
白肉中脂肪含量极高。
长期大量摄入,脂肪易在血管中沉淀,升高血管压力,若高血压患者摄入过多,会使血管压力更高,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少喝2水"
第1水:酒
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排出量,增加能使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血管异常痉挛,使血压升高。
会刺激血管,使其失去弹性,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
第2水:饮料
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添加剂。
它们会增加血小板聚集,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脏的负担,还会诱发糖尿病、胰岛素代谢异常。
血压高的人,烧开水撒一把,清血管降血压,坚持一月,头晕不见了
人体65%~70%都是水,因此,正确喝水,对于养护血管来说,至关重要。
在喝水的同时,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念露菊,利于调节血压水平。
念露菊,富含菊色素,是降血压的必需物质,每天适量补充,不仅可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伤害,增强毛细血管免疫力,还能抑制动脉硬化,修复血管瘢痕增生,平稳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必不可少,控血压,要做好4件事
第1件:勤测血压
最初,每天测量1~2次,尤其在服用降压药前测一次;
血压平稳、无症状时,每周测量一次;
上午6~9点、下午17~20点是一天中血压的高峰期,这两个时间段要尤其注意测量血压。
测血压注意"4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第2件:遇事冷静
情绪波动大的时候,血压也会有所升高。
因为人在生气时,肾上腺会分泌出更多的压力激素,刺激血管收缩,使心率加快,升高血压。
人们生气时感觉呼吸急促,是因为支气管舒张、肌肉收缩引起的。
为了避免脑血管意外发生,血压高的人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
第3件:早点睡觉
熬夜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熬夜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刺激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建议在晚上23点之前睡觉,并且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第4件:坚持体育锻炼
▪ 散步。黄昏散步15~50分钟,速度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 太极拳。患者在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降低10~20mmHg。
运动时要注意:
① 不能空腹运动,最好是在饭后1个个小时。
②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增加。
③ 注意环境变化,夏季避免艳阳高照,冬季注意保暖,预防中风。
小知识:降压目标值
▪ 患者耐受时,可逐渐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 患者合并慢性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时,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 患者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降压目标为<150/90mmHg, 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