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于140/90高血压吗?医生驳斥谣言:许多人被误诊为高血压

新一期《令人心动的offer》中,医学生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前往小区义诊,观众们在被普及了医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那就是高血压似乎成了一种更加常见、更加年轻化的疾病。

因为在义诊中,不仅大部分前去参加义诊的老年人有高血压,还有许多年轻人也在预诊的过程中被查出血压有点高,甚至其中不少人已经患上了高血压。

在被科普了高血压的危害之后、又上网一看“血压高于140/90就代表着患上了高血压”之后,很多观众都开始担心:“我会不会也患上了高血压呢?”

对于这个问题,医生表示高血压的诊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实际上很多人都被误诊为高血压。

血压超过140/90就是高血压了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中风或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一般而言医学上认为患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代表着患者已经患上了高血压。

也正是因为这个“140/90”的标准,让许多人认为只要血压高于这个值就代表着自己已经得了高血压、需要吃降压药控制血压,王奶奶就是这么认为的。

王奶奶今年已经68岁了,虽然她平时身体还挺硬朗,但她总是担心自己会不会像老伴一样得上高血压、高血糖之类的慢性病,就让儿女买了个血压计。王奶奶不仅用它来给老伴量血压,还经常自己给自己量血压。

有一天,王奶奶在锻炼完之后又给自己量血压,惊讶地发现血压计上显示自己的血压是145/90毫米汞柱,她难以置信地又测量了两次,结果显示她的血压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于是她断定自己患上了高血压,为了降血压,王奶奶还拿了老伴的降压药来吃。

一开始,王奶奶的血压确实“如愿”下降了,她还觉得挺高兴,不过没过几天,王奶奶就经常感觉头晕无力,有时候还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王奶奶的老伴发现了她的异常之后,立刻打电话叫儿子前来将王奶奶送到了医院。医生在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发现王奶奶除了低血压之外,身体并无异常,这让王奶奶更加疑惑:自己明明得了高血压,为什么到了医生嘴里就变成了低血压呢?

医生:很多人被“误诊”为高血压

在了解了王奶奶的情况之后,医生立刻严肃地告诉王奶奶,她并没有患上高血压,更不能随便乱吃降压药。

因为她在测量血压前刚刚才结束早锻炼,运动导致她血压偏高而她擅自服用降压药的行为,则令她出现了低血压的症状。

医生表示,虽然医学上认为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但这并不代表患者的血压一超过这个数字,就是得了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

因为一方面,自己在家里用血压仪测量的血压未必是完全准确的,受到自己测量方式、血压仪准确度的影响,血压仪显示的血压可能与患者的真正血压有所偏差;

另外一方面,血压还会受到环境、身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诊断高血压,并不是测量一次就可以的。

医生告诉王奶奶,在测血压时前如果没有休息好,或者在测血压时讲话、跷二郎腿都可能会导致测出来的血压偏高;

另外,寒冷的天气也会导致人体血压偏高,有很多患者都因为这些影响因素被“误诊”为高血压,而且通常都是被自己“误诊”的,但只要消除了这些影响因素,患者的血压就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医生表示,确诊高血压需要患者在非同一天内3次测量血压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才能达到确诊标准。

并且测血压时患者需要已经保持安静10分钟以上,测量血压的姿势也要正确。

还有一些医生认为,3次测量血压选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于确诊高血压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自己在家测量血压、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在测量后发现血压偏高,还是应当及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或采取其他方式维持血压的稳定。

在听了医生的解释之后,王奶奶终于放下了心,并且表示自己以后不会乱吃降压药,如果有问题一定会及时到医院来就诊。

如何预防高血压?

虽然王奶奶并没有患上高血压,不过医生还是叮嘱王奶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高血压,并且告诉了王奶奶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预防高血压要做到合理膳食。平时应当保持饮食清淡、少油腻,少吃高盐的食物,例如腌制品等,多吃含钾丰富的蔬菜,多吃水果等。

其次,应当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还能够帮助减轻体重,降低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不过,老年人或者之前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应当尽量选择一些慢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在运动时,应当循序渐进,感到不舒服或疲劳时就要马上停止,以免不适宜的运动方式反而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第三,应当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因为吸烟、饮酒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为了预防高血压,就应当戒烟、戒酒。

第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因此在平时应当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较大的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及时向家人、朋友倾诉,让情绪得到释放,或者多做一些有助于情绪放松的事,如听音乐等。

最后,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或感到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哪怕是确诊了高血压,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血压进行控制也非常重要,因为一些患者可能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后血压就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不一定要服用降压药。

听到这一点后,王奶奶立刻又问医生,自己的老伴已经患上了高血压,但现在血压控制得比较好,是不是也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呢?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吃药吗?

医生在询问了王奶奶老伴的情况之后表示,像这样的情况还是需要吃降压药的,因为一般而言,当患者为1级高血压,即血压峰值没有超过160/110毫米汞柱的情况下,才可以“享有”3-6个月的观察期。

在观察期内,患者可以先不服用降压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法来进行降压治疗。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严格限制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同时,患者需要完全戒烟、戒酒,并增加运动。

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患者的血压降低到了正常范围内,那么患者就可以暂时不服用降压药,而如果血压仍不能下降到正常范围内,哪怕患者的血压仍没有超过160/110毫米汞柱,那也要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而如果患者是二级以上的高血压,则通常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王奶奶的老伴正属于二级高血压患者,要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

医生叮嘱王奶奶,回去一定要让老伴按时、按医嘱吃药,除了在家测量血压之外,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的用量。

另外,医生还告诉王奶奶,两人都应该保持低钠、高钾的良好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王奶奶而言这可以预防高血压,而对于王奶奶的老伴来说,这也能帮助他保持血压稳定。

最后,在得知王奶奶平时喜欢出去跳广场舞之后,医生告诉王奶奶可以带着老伴一起去跳广场舞,增加老伴的运动量,以保持血压稳定。

听了医生的话之后,王奶奶连连点头,表示回家之后不仅自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还要带动老伴一起健康生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