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是血压比较高比较低,这种情况真的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尽快的去控制血压,然后多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平时的时候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调理,还有就是一种方法就是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其实血压控制到多少才是属于比较正常的一种状态呢?
那么,人体什么时间的血压最高呢?
人体全天血压变化的规律是,早晨6:00-10:00是血压第一个高峰出现的时段,特别是清晨刚起床时血压往往是全天最高的时候,控制目标是至少要小于140/90mmHg。高血压患者应当多测量这个时间的血压,最好测量完后再服用降压药。
到了中午时分,人体的血压比清晨和上午会有所下降,这也是为适合人体要午休的需要,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养成中午午睡半小时的习惯,对血压控制非常有好处。
到了下午16:00-18:00,血压会再次上午,不过这个时段的血压通常不会高于清晨和上午时段的血压,称为血压的第二高峰。如果这个时段血压偏高,则需要在下午增加服用一次降压药。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夜间血压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特别是在半夜的血压,会比清晨的血压低10-20mmHg,控制目标是小于120/70mmHg,如果高于这个数值则表明血压控制不佳。有些人甚至可能出现夜间血压与清晨血压相差不大,甚至高于清晨血压的情况,这种血压称为反勺型血压,其危害非常大,是必须要进行干预治疗的,千万不可大意。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控制,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要求,大致概括起来应做到:
医生对病人做笔记
6:00-10:00,血压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10:00-16:00,血压应在130/80mmHg以下为宜
16:00-18:00,血压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18:00-22:00,血压应在130/80mmHg以下为宜
22:00-5:00,血压至少应在120/70mmHg以下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当知道,血压并不是降的越低越好,一般不应低于110/70mmHg,否则应调整降压药的用量;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将最高峰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即可。
这里给高血压患者一个建议:应当定期比如每年进行1-2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这种监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全天24小时血压控制效果,其标准是:
全天平均血压:不超过130/80mmHg
白天6:00-22:00平均血压:不超过130/85mmHg
夜间22:00-5:00平均血压:不超过120/70mmHg
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是血压有了问题也是非常的危险的,尽快的应该要把血压控制到一定的度数,那么这种情况才是可以保护身体更加健康的,尽量的,不要让血压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不然这种情况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也会引起身体出现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