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蒋先生平时是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的。因为爸爸有高血压,所以蒋先生一直很注意自己的血压水平。每次测量收缩压都不算太高,正常范围之内,蒋先生一直比较满意。但是这次体检的时候,医生却让他要注意一下血压控制,不行的话可能需要服药了。蒋先生看着自己的体检报告,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关注的“高压值”确实还行,但是“低压值”已经超标了!
不是只要不超过140,就不算高血压吗?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力,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但血压是有正常数值范围的,但同时也是波动的。如果因为运动、激动等原因血压短暂的升高,休息后可自动恢复是正常的;比较瘦的人因吃饭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一过性的低血压也可能是正常现象。但是,持续性的血压增高或降低,突破正常范围就属于病理现象了。根据临床一系列检查诊断,可能会被诊断为高血压或病理性低血压。
高血压通过血压值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轻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以上,或舒张压≥110mmHg。一般出现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都突破诊断标准。被诊断为高血压后,就要遵医嘱按计划服药。不要随意按自己的想法减药和停药,这样对血管等身体组织伤害更大,甚至更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可能还会出现另一种现象,收缩压可能处于正常高值,但舒张压已经突破了范围,这种就属于单纯舒张压增高。
单纯舒张压增高常见于中青年人,可能由于工作压力较大,活动又比较少,生活习惯不佳等因素引起。这类情况一般多见于血管外周阻力、容量负荷过重等。
中青年人较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好,在心脏收缩时,血液涌进血管形成的压力增大幅度就相对来说比较小,这个时候不太容易形成收缩压高压。但因为身体已经出现问题,舒张时,大血管回弹对小血管的阻力增大了,很多血液还停留在血管中,继而可能出现舒张压升高的情况。并且心率过快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舒张压升高的情况。
但不管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这无疑都是高血压的前期表现,是不正常的身体表现,都要引起重视,以免不正常的血压状态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如果还未被诊断为高血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看能否将血压进行平稳的控制。
1、少食用易诱发高血压的食物
在诊断为高血压之前,我们还是有可能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护我们的血压水平的。钠盐摄入过多,已经是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那我们的生活中,就要少吃过咸的东西,如腌制的肉品、腌制的菜、很多油和调料做出的重口味食物等。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提高食物中钾的摄入,帮助我们预防高血压。
2、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不管是常见的高血压还是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情况,都和我们的情绪、生活状态脱不了关系。长期处于精神高压的环境,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的精神紧张、焦虑情绪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血液循环的各个功能。时间一长,可能会造成损害。
3、对熬夜说不
电视剧再好看,也不值得我们整夜不睡觉地去看。因为看了一部还有一部,现在不看,在该看的时候还是看得到的。熬夜对于我们身体的伤害,很多是不可逆的,可能会加速我们的衰老、缩短细胞的生命周期。所以不要再为了不值得的事去伤害自己的身体。
人的身体是复杂的,每一个指标都值得我们去关注。谨慎对待自己的身体,才是最好用的“长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