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监测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的“血压”,就是指血管的压力,它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忽高或者忽低,都会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因为“血压”问题,而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那么,怎样才能够判断,“血压”会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呢?其实,大家要对这些常识,有基本的认识。
1.“血压”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按照目前的研究,人体的“血压”有几个波动范围,按照收缩压和舒张压来区分。其中,收缩压的范围为90mmHg至140mmHg,平均范围在120mmHg,如果超过了140mmHg,则可以定义为高“血压”。同样的,舒张压的范围为60mmHg至90mmHg,平均范围在80mmHg,如果超过了90mmHg,则可以定义为高“血压”。另外,如果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低于90mmHg和60mmHg,则可以定义为低“血压”。
2.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其实,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血压”发生变化,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激素的波动,比如说肾上腺素,大量的分泌也可以导致“血压”上升;二是精神因素,过度紧张的时候,也可以导致“血压”飙升;三是血管的病变,比如说血管变狭窄、血管堵塞,抑或是血管老化,等等,这些都可以导致“血压”变化。随着人年龄的变化,血管的脆性也会越来越小,这样也会导致“血压”上升,所以呵护血管的健康,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去做好。
3.怎样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要想“血压”正常,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做好:一是要注意坚持锻炼,每周定期锻炼,就能够使血管富有活力,同时还能够改善全身的“血压”循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减少血管发生栓塞的风险;二是要注意饮食,太油腻的食物,要适当的控制,太咸的食物,也要学会控制,因为这两类食物,都可以使“血压”发生波动;三是要注意休息,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间接影响激素的调节,最后也会导致“血压”波动。
所以说,从这三个方面去注意,摸清楚血管的“脾气”,才能够真正的呵护血管的健康,避免因为“血压”问题而损害身体的健康。
【本文由“医者荣耀”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