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受控制前,一般有4种表现,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或可避免
由于心脏的搏动产生压力,从而血液得以循环流动,在血液流动过程中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我们将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根据血管的不同又分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以及毛细血压高压等,而我们通常所讲的血压,是指体循环中的动脉血压。
一般来说,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范围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脉压为30~40mmHg。血压过高或过低,都是不正常的表现,或预示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因此要引起重视。近些年来,由于肥胖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高血压威胁着很多中老年人的健康。
然而,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具有隐蔽性,加上很多人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不多,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直到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或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因此,有人把高血压比喻成“无声杀手”,因为它不像有些病,先让人感到痛苦使人警觉。事实上,血压偏高在超出正常范围前也会有一些“暗示”。细心留意也会发现,以便引起警觉,今天就来分享一下。
血压不受控制前,一般有4种表现,步入老年还没有出现,值得恭喜
1、 头胀痛
如果血压偏高会刺激动脉壁的痛觉感受器,引起头痛。尤其是在垫高枕头的时候,如果出现头胀痛的情况,建议去看看医生,关注一下血压的情况。
2、阵发性眩晕
传统医学把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形象地概括了高血压发作时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从西方医学来说,这主要是长期血压升高导致血管问题。如管壁变硬,加之动脉硬化或血黏度增高而影响血流通畅。长此以往,人体始终得不到足够的血氧供应,从而诱发眩晕。
3、胸闷不舒畅
这是由于患者的心脏受高血压的影响发生了功能变化。如果长期随血压升高,总有一天会疲惫不堪,致使左心室扩张或心肌肥厚,也会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
4、肢体麻木
传统医学认为,肢体麻木多因气血亏虚或肝风内动或痰湿瘀血阻络所致。而高血压患者因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其他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会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特别是长期高血压的不到良好控制就容易损伤脑血管,激发脑血管意外,从而出现肢体麻木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随着人体的衰老,或容易出现血压偏高不受控制的情况。而年轻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任何感触。因此,注意养生不应该在中年才开始,而是越早越好。当然,如果步入老年期,没有这些表现,一般够比较长寿,值得恭喜。
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
1、彻底戒掉吸烟、喝酒的习惯;因为烟草在燃烧之后会产生很多有害的物质,进入血液之后不容易排出,从而导致血液变得黏稠不利于血液循环。而酒是活血之物,喝酒之后会刺激血管,从而家属血管的老化,对于血压更不容易控制,因此老来戒烟酒是非常重要的。
2、控制体重;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同时也是人体重要的能量之源,然而如果过于肥胖也会导致血管受到压迫,弹性受到抑制,不利于血液循环。肥胖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因此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身材也是非常有利于控制血压的。
3、减少食盐的摄取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健康饮食,成年人每天食用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所以要饮食清淡,少吃腊味、腌菜、咸菜等高盐食物。
4、保持合理的运动。对于老年人,要尽量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每天坚持,如练瑜伽、太极拳、散步、或者一些比较适合老年人的广场舞等等。
5、少吃高油、高糖等食物,多吃些时令蔬菜或水果。一来可以由于与控制体重,还能促进人体肠道的蠕动,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排毒,可以适当进食些海鱼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此外,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体在情绪激动或紧张、压力过大等情况下,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一般来说,对于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用药物来控制,在服药期间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视为治愈。在服药情况下,血压一般都能控制得非常好,一般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活与常人一样,不必过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