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肾脏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成年高血压患者的5%-10%左右,肾性高血压大体可分为2大临床类型:
(1)肾实质性高血压 由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实质性高血压。此类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年龄较早,有肾炎病史或肾盂肾炎病史,可见血尿、尿痛、水肿、蛋白尿,腰痛、尿频以及尿急等症状。在高血压发生之前或同时出现尿检异常,可有或不伴有肾功能损害。
(2)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缺血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多发生在30岁之前或50岁之后,临床上有高血压急刷恶化的现象,有些患者有腰部外伤或腹痛史。常表现为舒张压明显升高,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差。查体可在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X线及腹部B超可见双肾大小有差别,腹主动脉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见肾血管狭窄。
肾病患者血压值超过140就需警惕了!肾性高血压怎么干预好?
肾性高血压的血压范围是指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对于肾脏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收缩压应控制在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控制在75毫米汞柱。
对于肾性高血压,主要是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假如病因得到控制,那么血压也会慢慢的得到改善。对于肾性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其优选的降压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此类药物不会使患者的肌酐水平升高,对于肌酐水平比较高的患者也可以服用这种类型的降压药物。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选择口服β受体阻断剂,但是这类药物相对而言,降压效果比较弱,但是它可以更好的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血。
降压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建议
标准剂量起始,建议高龄老人降压药物从小剂量起始;根据血压分级与心血管风险分层决定单药或联合药物起始;优选长效制剂;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肾性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护理
1、钠盐既会引起血压升高,又会加重肾脏负担和钠水潴留,因此,患者应减少食盐的摄入,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3克。
2、建议少吃腌制食物、油腻油炸食品以及辛辣刺激食物等。
3、患者蛋白质的补充应以动物蛋白为主,少吃或者不吃植物蛋白,但是鸡蛋清、鱼肉以及瘦肉等可适当吃一些。